新闻动态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项目落地 | “超声机器人”,出发!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

项目落地 | “超声机器人”,出发!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

2023-12-15

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,平均海拔4200米,常住人口21万,其中藏民占到了90%以上。昆仑山的两条支脉—阿尼玛卿山、巴颜喀拉山横贯全境,刚刚初生黄河在两条山脉间旖旎穿行日渐壮大。山水相怡,除了带来无限美景,也带来了丰沛的高原草场。得益于地理的优势,在这里生活的藏民们,放牧着健硕的牛羊。

牧区风光.PNG

牧区风光
     然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,也给牧民们带来了另一种隐患——肝包虫病。“肝包虫病”又称“虫癌”,是一种流行于畜牧区的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,致死率高达90%。中国以新疆、青海、甘肃、西藏等地为高发区。而相关调查显示,我国西北地区的人群患病率为0.5%~5.0%,果洛州的患病率更是曾高达7.8%,成为肝包虫病爆发的重灾区。

微信截图_20240118143242.png

    《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》指出:在过去的20年里,我国新增包虫病5000余例,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,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区群众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包虫病可发生于全身各个脏器,以肝脏居多,其次为肺脏。包虫病起病隐匿,因病灶大小和所在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,症状无特异性。流行区生活史只能作为诊断线索之一,血清学检查结果有一定帮助,但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,所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包虫病的重要方法。在众多影像学检查中,超声检查以效率高、成本效益好成为了该病的首选筛查方法。

      以果洛州某县为例,该县有3万常住人口,县内人民医院的医生主要来自西宁的上级医院援助。但由于该县的海拔较高,西宁来的医生往往不能长期驻留,需要经常返回西宁以缓解高反带来的严重身体不适。居民的日常超声体检、肝包虫病的筛查、两癌的筛查和慢性病的复查,以及突发急症的需求往往很难得到高质量的保障。而患者如果想要去一趟西宁求医,则需要花费一天的车程,如果遇上冬季大雪封山,出行更是难上加难。
      除了时间成本,出行带来的额外差旅住宿费用,也会给居民带来额外的负担。
远程医疗技术的出现,为这一问题,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近日,由合滨智能自主研发的“远程超声机器人”顺利入驻青海省果洛州某县医院,为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科技的福音。青海果洛州地处高原腹地,医疗资源相对匮乏,而合滨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的引入填补了这一空白,为当地民众送去更及时、更专业的医疗服务。此举也符合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战略部署,进一步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。

微信图片_20231215115706.jpg

   果洛州某县医院入驻合滨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       
       合滨智能的远程超声机器人,由“患者端”和“医生端”两部分组成。
在“患者端”,依托于团队多年空间机器人的研发经验,将航天级遥操作技术应用于超声机器人上,搭配7自由度机械臂,最终实现了远程医生手法的精准复现和人机的安全交互。
超声探头夹持及远程控制系统.jpg
      在“医生端”,合滨智能为专家提供了“超声仿形手柄”和“仿生力反馈操作平台”,不仅可以全方位立体的收集专家的操作手法,其鼠标式的操作逻辑,即插即用,可以配各类笔记本电脑或台式主机,多元化的满足医生的使用需求,让医生能够无需培训快速上手,轻松实现远程超声扫查。
      相比传统的远程医疗,上级专家只能“动口”来指导远端医生进行超声扫查,然后读取超声画面的被动方式。合滨智能的远程超声机器人,实现了让上级专家由“被动”到“主动”的过程,提供了“能动口且动手”的全新交互方式,让医生更高效更直观地进行远程诊疗。此外,该超声机器人可以与医院原有的超声设备无缝衔接,大大降低了医院二次采购的成本。 

20231215-132611.jpg
西宁市某医院为果洛州居民进行远程超声扫查      

      项目落地后,该县的超声科就可以摆脱超声医生资源匮乏的困局。西宁的上级医生,不用再忍受着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,为患者看诊,而县里的居民们,也不用舟车劳顿千里求医。除了肝包虫病的筛查,居民常规的健康体检、甲状腺、腹部及肾脏的检查,都可以用合滨智能的超声机器人来实现,大大提升医生和患者双方的幸福感与满足感。
       未来,合滨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将持续在青海发力,同时向其他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进行推广,助力更多边疆地区享受到先进医疗科技带来的益处。合滨智能的创始人刘振表示:“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科研,就是希望有一天,能学以致用。我们的产品能真正地造福人民,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。要让科技,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。”